如何看待「复阳病例」?
「复阳病例」需科学看待,理性应对 定义与背景 所谓「复阳」 ,指的是新冠肺炎患者在达到出院标准并出院后,核酸检测再次呈现阳性的现象 。这一现象在国内外均有报道,包括我国湖北 、上海、北京等地,以及韩国、日本、美国等国家。
复阳确诊病例是指部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出院的患者 ,出现了核酸复查阳性结果以及再次出现发热等感染症状的现象。专家表示,复阳的前提是过去检测呈阳性,治疗后或者不治疗后一段时间转阴 ,过一段时期又出现阳性。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说是几个月或者更长时间后检测呈阳性,才可以叫复阳 。
此次出现的二次感染病例 ,说明确诊新冠肺炎的患者即使康复后,可能也并非“一世免疫”,新冠病毒或许会像流感病毒等一样 ,长期在人群中存在。而且这次的二次感染病例的出现也会对疫苗的研究有所启示。对此,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团队建议康复者应继续保持防疫意识,并考虑将来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。
复阳病例是很正常 ,不能保证所有病例在治愈后都不会复发,跟自身的免疫力,外界因素都有关。最近复阳的病例,根据现有的信息分析 ,也存在几种可能性。患者体内的病毒没有完全消失;首次感染后产生的抵抗力不持久;病毒变异,之前的抵抗力无效,再次感染 。
每日新闻1213:钟南山团队证实新冠出院后,即便复阳也不传染!
复阳不具传染性的证据:钟南山团队通过大量的临床数据和实验室研究 ,发现复阳患者的病毒载量通常很低,且病毒核酸多为片段或死病毒,这意味着它们不具备活性 ,因此不会引发新的感染。此外,团队还对患者进行了密切的跟踪观察,未发现复阳患者导致他人感染的情况。
近日 ,出现不少新冠肺炎病患出院后核酸检测复阳的情况,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、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回应称,目前不能下绝对的定论 。他指出 ,一般来说,病毒的感染规律都一样,只要身体里出现了IgG抗体,且增高了很多 ,病人不会再感染。
这是因为这些复阳患者体内的新冠病毒已经被杀死了,在这个过程当中是不会进行传染的。虽然这些病毒已经死亡了,但是残留在身体当中的话 ,还是会产生一定危害的 。这是因为那些复阳的患者他们体内的病毒已经得到了更好的治愈,所以没有传染性,但是会对他自身造成很多的副作用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也表示 ,国外目前资料显示,不管有无症状,一旦一个人感染了奥密克戎 ,有78%的人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再重复感染同一毒株。对于目前国内的流行株而言,感染后再感染的风险主要与自身免疫力和间隔时间相关。
复阳是不是更危险?最新nature文章告诉你
复阳不一定更危险 。最新Nature文章提供了关于复阳现象及其风险的重要见解。复阳的普遍性与风险 复阳比例:来自多个国家的最新数据表明,新冠患者复阳的比例在5%-15%之间。这一比例显示了复阳现象在新冠感染者中的相对普遍性 。
新冠阳康后大家都担心再次感染 ,毕竟个人每天不可避免要接触各类人群,感染风险很大。 当病毒进入人体后,免疫系统开始工作,产生特异性抗体 ,并且两三周时间达到一个高峰,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体内的抗体水平逐渐降低 ,感染风险会更大 。
如何区分“复阳”与二次感染?
1、“复阳”是指感染者症状基本消失,核酸和抗原检测均阴性后,再次检测又呈阳性 ,且没有患病症状和传染性;而“二次感染”是指第一次新冠感染已彻底康复,又发生了第二次新冠病毒感染,通常有症状 ,有传染性。
2、复阳:通常是治疗不彻底导致的,即患者体内仍有病毒残留或病毒未被完全清除。如果两次感染的病毒测序结果相同,那么复阳的可能性较大 。二次感染:是指患者在治愈后再次发生感染 ,通常是由于接触了新的病毒株导致的。如果两次感染的病毒测序结果不同,则可以认为是二次感染。
3 、复阳和二次感染的主要区别在于:复阳是治疗未完全清除病毒,而二次感染是完全康复后再次感染 。复阳通常无传染性,而二次感染则具有传染性。对于高风险人群 ,如老年人、免疫力低下者和高接触风险工作者,需特别注意预防二次感染。居家治疗期间,保持个人卫生、合理用药 、监测症状变化是关键。
4、复阳是治疗不彻底所导致 ,二次感染是在治愈之后,然后又再一次的感染 。如果感染的病毒和第1次的病毒一样,可能复阳的机会比较大。可如果感染的病毒完全不同 ,这很有可能就属于二次感染。
本文来自作者[admin]投稿,不代表大山的站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ywyt.com/dsdqy/202509-25129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大山的站的签约作者“admin”
本文概览:如何看待「复阳病例」?「复阳病例」需科学看待,理性应对定义与背景所谓「复阳」,指的是新冠肺炎患者在达到出院标准并出院后,核酸检测再次呈现阳性的现象。这一现象在国内外均有报道,包括我国湖...
文章不错《沈阳现1例复阳患者/沈阳一例病例复阳》内容很有帮助